15 May, 2015

但其实我想说关于蜉蝣的事


最近天气转变无常,一大早的太阳酷热似中午,下午突然一阵过云雨,然后傍晚安静地落幕…那么的戏剧化的天气,难以捉摸。自从我搬来槟岛住之后,每天上下班都走路去公司,前阵子是骑单车去,但自从被狗追了三次之后,就很少再骑单车去上班。那些狗一看到骑单车的cyclist就狂追,反而走路的路人却没引起他们的注意。去公司的路途偶尔会有好心人让我搭顺风车,她是在公寓前的路口摆摊的马来妇女,她从凌晨开始卖椰浆饭和糕点,9点半左右正好收摊子。她说反正顺路,第一次很坚持要载我去,我难以拒绝她,于是就很尴尬地上了她的车。近两个月里她载过我三次,从中了解到她年纪轻轻就嫁人,已是五个孩子的妈妈,丈夫是缅甸人。由于户籍的关系,她丈夫没有得到政府的援助金,而且五个孩子还在念书,生活还挺困苦,但日子还算过得去。

我暂住的公寓位于丛林区,走路回家偶尔会闻到丛林的味道,那让我常常想起外婆家。凌晨下过雨之后,路上会看到超巨型成群的蜉蝣们缓缓从树林里飞出来,咋看之下它们似乎好像迷迷糊糊在空中飘浮,但却乱中有序地朝同一个方向去。到了公司后,发现满地都是蜉蝣留下的翅膀,但不见躯体。打扫起来特别麻烦,不能太用力,不然翅膀也跟着“飞舞”;只能轻轻地、slow-motion地打扫。我想它们是朝着公司的灯光来的,因放工之后我们会留里外两盏灯,以制造“有人在家”的假象(公司是两层半的半独立式房子,并不是“典型”的公司)。

放工回到家,房里开了灯,开始准备晚餐之余,太阳早已下山。这时候就会听见“噔、噔、噔”的声音,抬头一看天花板,原来是蜉蝣跑进来找灯光啦。把灯关掉是上策,这时煮好的晚餐只能靠电脑屏幕的微光把它吃完。有时候一、两只误打误撞闯进来,我就会“活捉”它们放生,但有时候看到它们的身子在挣扎扭曲,似乎在垂死之际很痛苦地纠结…想不透。

后来多次与蜉蝣的“邂逅”,与朋友聊起蜉蝣这生物。听说它只有一天的寿命,甚至没有内脏,成虫后也不用进食,就这样死去。然后我们问对方,它到底是为何而活?这个…也想不透。于是请求Google大神,大概只有它知道了吧。先是Wikipedia了一下关于蜉蝣的基本知识,再来才Google到一些比较深奥的文章。原来蜉蝣的幼虫生活在淡水、流溪中,成群的雄虫“婚飞”,雌虫飞入群中与雄虫交配,产卵于水中。幼虫成长后浮出水面,日落后羽化为亚成虫;过一天后经一次蜕皮为成虫。

我继续搜寻,然后很自然而然地输入“蜉蝣人生”这四个字,网民大概会有一番见解吧。很极端的用它来形容各种人生百态,例如“生命如此渺小、短暂而无意义,就像朝生暮死的蜉蝣”;微不足道;沧海一粟;叹蜉蝣人生如梦……等等。太多沧桑,太多了。此刻我想起Steve Jobs的名言:Live each day as if it was your last,他也有蜉蝣精神呢(no offense)

人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渺小。要不是他挑战截然不同的人生,往阿拉斯加寻找自我,内心想回归大自然却遭受生存意志的挑战(Into The Wild);要不是得了癌症,在别人听起来很安慰的话也变得无谓(50/50);要不是我每天跟蜉蝣有如此邂逅,也不会想要去了解它们,也不会去研究它们带来更深一层的涵义,也根本不懂有这么一部国家地理频道的纪录片叫《蜉蝣人生》(Life In A Day)。…明天就看。

06 May, 2015

《 The Lunchbox 》


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,应该是我想念X公司附近的Menara Maybank后面的印度神庙旁边的印度小食店的食物了。食物很好吃,多选择,分量多,价格也合理,也是我吃过最好吃的banana leaf印度餐。印度的食物很多样化,颜色看上去红得辣死人,但辣中带酸、甜和苦,给味蕾双重的刺激感。友人说,当他们去吃banana leaf的时候,会说:“Banjirkan。” 听了这一句,店员就会挥动舀子盛满咖喱汁,然后好像洪水那样“浇”遍整个白饭直到不见白饭的白为止。

片中美丽的误会让一个失去妻子的丈夫充满希望,他期待每一天的午餐,就好像他逝世的妻子给他做的午餐味道那样。那是家常便饭的味道,和往常从店里订的午餐味道不一样。这可以说是很另类的“偷情”,并没有什么不对,但他心里总是觉得和一个每天做菜给他吃的陌生妇人,有愧对他人的感觉。妇人的丈夫出轨,也是味道告诉她的。味道是记载过去的记忆体,食物亦是如此。好吃的食物,一定是回忆里尝过的味道,唤起某些moment吃过的什么食物。


以午餐盒传信纸沟通,他们渐渐把心事都告诉彼此,而都是陌生人的他们,反而更容易敞开心扉述说。我非常认同这一点,因我本身也是很容易和陌生人打交道,放下身段、自己的过去和顾虑,以开放的心情去交谈,有几段从陌生人开始的友谊,的确让我获益不浅。


他有个整天跟紧在他身边的新职员做配角,实际上反映着他们俩是如此类似。也许以前的他还是小伙子的时候,也好像那个新职员一样,对工作有热忱、热爱妻子的男子、孤军奋战的新郎哥。反观自己已经濒临退休生活的阶段,既没有家庭,再也找不到生活的动力。她的午餐盒顿时让他抱有在有生之年可以拥有一个完整家庭的希望。


我想,为懂得欣赏自己的人做菜,可以很幸福。


它都这样对我



http://www.mydesy.com/move-illusration

我X公司三楼的门常常这样对我,原因大概是我不够高的关系 ಠ_ಠ

03 May, 2015

《小森林》

近乎每一天的晚餐,我都尽量亲自下厨。同事说,放工回到家,还要准备晚餐,不累吗?我倒觉得还好,在每天的生活中,能够找到一些惬意且想要spend time with quality的时段,就是准备晚餐了吧。准备过程虽然麻烦,但能够吃到自己煮的食物,我却觉得是生活中的小确幸。为工作一天而劳累的自己,煮些好吃、健康的,何乐而不为呢 ;)


最近看了一部电影叫《小森林 • 秋夏篇》,让我有所憧憬将来有一天能够活在像小森这样的地方。



自给自足的生活没有什么不好,反而很充实,远离城市的喧哗。除了要收成和准备三餐之外,偶尔发明新料理,可以送给隔壁家的邻居试试新手势或招牌小菜,下午聚聚喝个简朴的下午茶聊家常。电影里头的女孩离开家里一段时间,之后再回到家乡独自一人生活,融入农村生活挺自在,也有那么一瞬间让我觉得,她还是小女生,对农村活会抱怨,却也努力想要炒出妈妈当年清炒菜心的味道。






每在导演镜头之下的画面,都是摄影海报的画面,那么细腻,那么典雅。当这部电影是美食电影来看,也太过低估它,它应该是生活品食的艺术电影,因日本人对品食很讲究,电影当然也该如此,它果然不让人失望。90%品食艺术、10%故事性的《小森林 • 秋夏篇》,part 2 还有《小森林 • 冬春篇》,大概是50%品食、50%故事性的续集。期待期待。